桂林临桂"移民经济"传销黑幕:借网恋名义洗劫单身男女血汗钱
编者按:近年来,随着全国打击传销专项治理工作向纵深推进,曾因聚集式传销泛滥而"上榜"的"全国传销重点整治城市",已于2018至2019年间全部实现"摘帽"。这一阶段性成果标志着传统聚集式传销模式逐步式微,其生存空间被大幅压缩。
值得警惕的是,随着疫情管控政策调整,传统传销模式正以更隐蔽的方式伺机"回潮"。据李旭反传防骗团队掌握的情况,南北派传销势力在部分地区出现反弹态势,甚至呈现规模化聚集倾向。这些传销组织借"西部大开发"“扶贫工程”"移民经济"“创业平台”等幌子,通过社交平台编织"婚恋交友"等情感陷阱,对易受骗群体实施精准诈骗。
为此,我们特别策划本次受害人案例专题报道:
✓ 撷取传统异地聚集式传销典型受骗经历,深度还原新型传销的洗脑套路
✓ 解析"高利诱骗""情感挟持"等作案手段的演变规律
✓ 呼吁社会公众加强防范意识,及时留存证据配合执法
我们反对沉默——每一个被榨取的血汗钱,都是家庭幸福的缺口;每一次选择隐忍,都是对传销犯罪的纵容。即日起,受害者可通过爆料通道(微信ID: lixufcx)提供线索,让我们携手戳破传销谎言,守护财产安全。
在网络社交蓬勃发展的当下,各类交友软件如繁花般涌现,为人们搭建起结识新友的便捷桥梁。然而,这看似美好的社交方式背后,却暗藏着诸多难以预料的陷阱,如同隐藏在暗处的荆棘,稍不注意便会刺痛人们的生活。
近期,有两位受害者向我们敞开心扉,讲述了他们在桂林临桂那段不堪回首的惨痛经历。这些经历,深刻地揭示了一种以交友为幌子的传销骗局,让人不禁为之警醒。
单亲妈妈王艳的遭遇
王艳(化名)是一位坚强的单亲妈妈。2023 年,一场突如其来的意外无情地夺走了她丈夫的生命,这让王艳陷入了深深的悲痛之中。此后,她常常借助刷抖音来排解心中的忧愁。
就在这时,抖音推送的交友软件“闲趣岛”闯入了她的视野。在这个软件上,她邂逅了自称赵家辉的男子。对方热情似火,关怀备至,言语中满是温暖与体贴。随着时间的推移,两人相谈甚欢,彼此之间的距离也在不知不觉中拉近。
2024 年五一前夕,赵家辉真诚地邀请王艳带着孩子前往桂林旅游。渴望换个环境、放松心情的王艳,欣然答应了这一邀请。
然而,抵达桂林临桂后,王艳渐渐发现事情并非如想象中那般美好。一群人轮番围到她身边,开始介绍所谓的“西部大开发”项目。他们信誓旦旦地声称,只要缴纳 33500 元,等上了平台就能轻松拿到1200万的巨额回报。面对这天上掉馅饼般的好事,王艳当即表示怀疑。可转念一想,自己还带着孩子,不想让孩子受到惊吓,只能先稳住局面。
当对方提出要她拿现金时,王艳称自己没有带现金。值得庆幸的是,对方拿出了一家门店的收款码,王艳无奈之下选择了刷码转账,而这一举动却意外地留下了关键证据。
王艳回忆起当时的情景,满脸无奈地说道:“当时他们振振有词地说,邀过去的人能带动当地经济发展,所以当地政府不管。我们那次旅游,光是租用的大巴车就有十几辆,动静特别大,可真的没人来管。他们还是一个大团队,像这种规模的团队,在桂林临桂不知道还有多少。”
王艳在桂林临桂总共待了十天,交完钱后便匆匆带着孩子踏上了回家的路。她坦言,自己从未相信过所谓的高额收益,当时的选择完全是出于无奈。事后,她鼓起勇气向公安局和政府求助,然而得到的却是无法处理的答复,这让她陷入了深深的绝望之中。
张杰的噩梦之旅
无独有偶,张杰(化名)也遭遇了类似的骗局。2025 年 1 月 18 号,张杰在探探交友软件上结识了一位热情的女子。此后,女子每天都会主动关心问候他,两人逐渐熟络起来。
2 月 12 号,女子以情人节为由,撒娇般地催促张杰来广西见面,还声称若不来就生气。张杰被女子的柔情所打动,2 月 13 号便踏上了前往广西的旅程。女子热情地将他接到临桂区,前期的相处一切看似正常。
2 月 14 号,女子还贴心地带着张杰去象山游玩,在游玩过程中并未提及投资的事情。然而,从第二天开始,情况急转直下。不断有人到女子家中或带张杰去他人家中,滔滔不绝地向他讲解西部大开发移民工程。此外,他们还带他前往临桂的博物馆、一院两馆、创业大厦等地,美其名曰解读建筑雕塑的寓意,实则对他进行洗脑。
到了第七天,对方开始向张杰提出投钱的要求。张杰果断拒绝后,女子瞬间翻脸,开始发脾气、闹情绪。张杰念及两人这段时间的相处还算融洽,心一软便答应去取钱。但在银行,因银行卡出现问题未能取到钱,女子又逼迫他向家里借钱,并要求他按照自己的话术给家里发消息。在此期间,还不断有人给他洗脑,展示所谓上了平台后的幸福生活,试图让张杰相信,只有参与这个项目,才能给女子幸福的未来。
2 月 24 号,银行上班后,女子带张杰去取款。取完款后,张杰越想越觉得不对劲,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警觉,便再次拒绝参与。此时,女子竟叫来了所谓的领导要办理“保号业务”,张杰愤怒至极,径直关上房门向打传办打电话求助。然而,打传办的人还没赶到,传销人员已然察觉并迅速离开,张杰最终也没能追回自己的钱,只能无奈地离开广西。
传销组织的惯用伎俩
这两起案例绝非个例,此类传销组织专门在网上以网恋交友、找工作等名义,将不明真相的人忽悠至桂林。他们犹如狡猾的狐狸,利用人们渴望爱情、追求财富的心理,精心布局,一步步将受害者引入传销陷阱。这些传销组织通常具备以下特点:
- 利用交友软件诱惑:通过热门交友软件寻找目标,用甜言蜜语和关怀备至来赢得受害者的信任,待时机成熟,便伺机提出前往陌生城市的邀请。
- 虚假项目诱惑:打着“西部大开发”“移民经济”等旗号,以高额回报为诱饵,编造看似合理的商业模式,然而这些模式实则毫无实际运营和盈利可能。
- 群体洗脑:安排多人轮流与受害者交流,进行密集式的洗脑。且成员仿佛经过专业训练,每个人都能熟练地充当讲师角色,对受害者进行不间断的思想灌输。
- 行动隐蔽且有恃无恐:组织活动时,看似规模庞大,却能巧妙躲避监管,甚至宣称有政府支持,让受害者产生误解,从而降低警惕。
防范建议
为了避免落入此类陷阱,大家务必保持高度警惕:
网络交友谨慎:在网络交友时,切不可轻易相信陌生人的甜言蜜语和各种承诺。当涉及到见面邀请,尤其是前往陌生城市时,一定要慎重考虑,并在见面之前,尽可能通过多种渠道核实对方身份。
投资理念理性:面对高额回报的投资诱惑,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。要知道,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,任何违背常理的高收益承诺都极有可能是骗局。如果一项投资听起来过于美好,那它很可能就是虚假的陷阱。
遭遇异常报警:若发现自己身处类似传销的环境,如被多人游说投资某个可疑项目,且自身行为受到一定限制时,应保持冷静,尽快寻找机会脱身,并及时向警方报案。不要被对方编造的“政府支持”等借口所迷惑,政府绝不会支持任何非法的传销活动。
希望以上这些经历和建议能给大家敲响警钟,让大家在网络社交和生活中保持警惕,避免陷入传销陷阱,守护好自己的财产安全和幸福生活。
[此文来源:李旭反传防骗团队,版权说明:以上文字及图片来源于网络,仅供学习和交流使用,不具有任何商业用途,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,并不代表本平台赞同其观点。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涉版权或来源标注有误,请及时和我们取得联系,我们将迅速处理,谢谢!]

- 全部评论(0)